重慶又迎來一個重大政策紅利。7月19日,商務部宣布,經國務院批準,在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
1、2019年10月,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重慶、成都、武漢、寧波等20多座城市提出要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獲批的五個城市,均是首批國家中心城市。2010年《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年)》明確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即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
國家中心城市在國家城鎮體系中處于最高等級。它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名單的重合,說明京津滬渝穗這五城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戰略支點地位進一步鞏固,尤其在雙循環戰略中,也可以說是“國之重器”。
2、上海,北京,重慶、廣州均是全國社零消費品總額排名前列的城市,重慶社零在2019年就邁上了萬億元,高居第三位。
3、重慶的工業優勢,是入選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基礎。消費中心城市,不僅是消費力,還需具備消費供給能力。本地產業的組織能力、全球資源的鏈接能力,是滿足高質量消費需求的重要條件,這其中的基礎正是制造業。紐約、倫敦、東京、香港和新加坡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無一不是由制造業中心轉型。紐約之所以成為世界櫥窗,有一句話說得很形象:因為它背后站著一萬多位服裝紡織工人。此次入選的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均是國家重要的制造業基地。
4、消費中心城市,是相對于生產型城市而言,城市發展依賴于消費驅動,源于人類恒古不變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消費型城市被認為更能抵御經濟波動,是發展前景最佳的城市類型。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契合重慶發展重心向城市的轉移、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發展階段,它將為重慶城市能級提升增添巨大動力。重慶正在打造的西部金融中心、國際航空樞紐、西部陸海新通道,將與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形成聯動,相互促進,從而整體提升重慶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化集聚輻射和引領帶動作用。
十三五期間,重慶獨特的城市魅力帶動了旅游業的空前突破,也為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奠定了基礎。
5、重慶當前還存在不少短板,距東京這樣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標準還有較大距離,與北上廣相比,也有不小的的差距。重慶的短板主要體現在,本地中高端消費品供給不足,導致消費外流;缺乏標志性高端品牌旗艦店,國際一流品牌商品入駐偏少;核心商圈同質化嚴重,規模和競爭力有待提升;城市“國際”元素不強。另外,重慶文化產業不強,也是一大短板。在消費升級背景之下,對消費兼具的精神需求也提出了很高要求。重慶的音樂半島、美術半島能否成勢,還有待觀察。
6、重慶市政府在2019年底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實施意見》,提出了以下目標:
在2020年4月,重慶政府成立“重慶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市長唐良智擔任。
這個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統籌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工作,審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重大事項,協調解決相關重大問題?!?
7、重慶《關于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實施意見》提的國際消費核心區范圍為解放碑、江北嘴、彈子石合圍而成的長嘉匯片區。十四五規劃則新增了寸灘。第一塊是中央商務區:推動解放碑、江北嘴、彈子石三個片區聯動發展。其中,解放碑以提質發展商貿 商務服務為重點,打造國際高端消費目的地;江北嘴著力構建生態擔當、文明承載、城市彰顯的空間載體,推動都市文化旅游消費發展;彈子石依托濱江人文風景岸線,精心打造山水城市會客廳。第二塊是寸灘國際新城:推動“一港三區”發展布局。其中,郵輪母港聚焦郵輪經濟,充分展現貿易、旅游等功能,打造集“船、港、城、游、購、娛”于一體的新型國際郵輪母港;保稅港片區聚焦保稅經濟,加快建設絲路花街、“一帶一路”商務中心、“一帶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渝貨精品及地標產品出口推廣中心、重慶自貿區展示中心等;金山片區聚焦商業、景觀、文化藝術主題,加快打造時尚經濟,培育時尚消費;雙溪河—東風船廠功能聯動區聚焦發展都市文旅、商貿服務,聯動郵輪母港打造人文薈萃風貌。
重慶國土空間規劃2021年-2035年征求意見稿中,也有了進一步明確。
寸灘當前迫切的問題是港口功能盡快轉移至果園港,解放碑商圈主要任務是升級提質,從現狀看,還要付出很大努力。
8、國家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特別值得關注的地方是,有何具體的政策支持,以形成具比較優勢的政策洼地。
比如重慶等5城能否在特定區域,擁有如海南一樣的零關稅政策?五城的自貿區能否進一步升級為自貿港,在人、財、物方面獲得更高的開放權限?鐵路、航空等樞紐建設能否獲更有力度的支持等等。
這些都有待配套政策的進一步出臺。
|